<th id="mk2ct"></th>
      <tr id="mk2ct"></tr>

      <object id="mk2ct"><option id="mk2ct"></option></object>
    1. <code id="mk2ct"></code>
      <pre id="mk2ct"><nobr id="mk2ct"></nobr></pre>
      •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2. 1.jpg
    3. 黨建網 > 紅色經典
      紅軍標語樓:見證百色起義后紅七軍“河池整編”
      發表時間:2022-06-01 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

      呂德坤

       

        前不久,我參觀了位于廣西河池市河池鎮的“紅軍標語樓”。走在這座三進二層的壯家特色干欄樓中,我仿佛隱隱約約聽到那響徹多年的吶喊聲,心靈受到極大震撼。

        這座小樓,原為河池縣鳳儀小學校長、民主人士吳自若先生的住宅,建于1926年。它原名“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河池宿營地舊址”,見證了當年百色起義后紅七軍“三進河池”和“河池整編”的歷史。

        這座木樓因墻上書有保存完整的紅軍時期革命標語而蜚聲中外。2006年5月,它正式更名為“紅軍標語樓”,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為遠近聞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進入小樓,拾級而上,灰白墻面上一條條激動人心的標語映入眼簾:“紅軍是最有紀律的軍隊”“擴大紅軍組織 發動群眾斗爭 實行土地革命”“世界上一切 只歸生產者所有 那(哪)里容得寄生蟲”……

        墻上還有一些諷刺土豪劣紳的漫畫,圖文并茂,引人深思。據統計,該樓墻壁上留下了當年紅軍書寫的標語50多條、漫畫6幅,其中還有鄧小平、張云逸等同志親自書寫的革命標語。這一段段凝結著血與火的文字,就像明亮的燈光,照進人民的心里,鼓舞著桂西北人民不斷奮勇前進。

        站在這些標語前,我似乎看到當年的情景:打土豪、分田地,勞苦大眾一片歡騰。紅軍高唱凱歌,張貼標語,熱烈慶祝。樓里的人熱烈討論著,揮毫潑墨,把一條條標語寫上去。沒有筆墨的戰士隨手拿起木炭頭,在墻上認真地寫著……

        這座外表普通的民居,是一段崢嶸歷史的見證者。1930年11月7日,紅七軍在廣西河池鳳儀小學召開第一次黨代會。會議改選了紅七軍前委,成立了士兵委員會,并決定整編部隊,史稱“河池整編”?!凹t軍標語樓”便是當年紅七軍軍部的營地,鄧小平、張云逸、韋拔群等就在后屋二樓的小房里共商革命大計。隨后,紅軍響應黨的號召,一部分揮師北上,一部分在韋拔群等同志的帶領下留在廣西繼續作斗爭。

        紅七軍在此期間還召開了群眾大會,宣傳黨和紅軍的思想,領導群眾廢除苛捐雜稅。紅軍紀律嚴明,對群眾財物秋毫無犯。官兵上街掃地、幫扶老弱,讓群眾真切感受到了什么是人民的軍隊。據當地老人回憶,紅軍北上那天,群眾從四面八方趕來,送茶送水送雞蛋,敲鑼打鼓,高呼口號,震撼山城。

        紅七軍宿營地舊址——紅軍標語樓,給河池人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吸引著全國各地的人們前來參觀學習、緬懷歷史。多年來,老紅軍戰士韋杰、覃應機等多次重返故地,重溫記憶,題寫留言勉勵后人;眾多國際友人亦遠涉重洋前來這里參觀訪問。時至今日,這里已接待中外游客數百萬人次。

        游客在留言本上寫下的這段話,我想能夠代表大家的共同心聲:“紅軍書寫的標語和漫畫,抒發了紅軍戰士的崇高革命理想和戰斗豪情,體現了廣大軍民把革命進行到底的堅強意志和堅信革命必勝的樂觀主義精神?!?/p>

        紅軍遠去,足跡永恒。這些歷經歲月洗禮的標語、漫畫和它們見證的那段光榮歷史,已經成為不朽的精神豐碑,將永遠屹立于桂西北人民心中。

      網站編輯:朱 琳瑄
      黨建網出品

      友情鏈接

      午夜人成免费视频观看

      <th id="mk2ct"></th>
        <tr id="mk2ct"></tr>

        <object id="mk2ct"><option id="mk2ct"></option></object>
      1. <code id="mk2ct"></code>
        <pre id="mk2ct"><nobr id="mk2ct"></nobr></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