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20期《求是》雜志刊發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扎實推進共同富?!?。文章指出,“共同富裕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薄按龠M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薄耙獜娀鐣髁x核心價值觀引領”“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加強促進共同富裕輿論引導”。這為扎實推進共同富裕指明了方向和路徑?!皞}廩實而知禮儀,衣食足而知榮辱?!惫餐辉W鳛樯鐣髁x的本質要求,涵蓋了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方方面面,既追求物質富裕,又追求精神富裕,而精神生活富裕則是更高層次的追求。
實現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必須著力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精神追求和價值期盼,規約著當代中國文化發展的性質和方向。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制度,將核心價值觀要求寓于宣傳輿論、文藝創作、文明創建等工作之中,強化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導向,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加強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深化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豐富教育內容和方式方法,大力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實施公民道德工程,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開展志愿服務品牌實踐,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提質擴面,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風尚。
實現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必須著力推動文化高質量發展。當前,我國文化需求和文化供給之間的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正在由“缺不缺、夠不夠”的問題轉向“好不好、精不精”的問題,有“高原”缺“高峰”的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要在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前提下,推動精神文化產品生產的結構性改革,努力提升文化產品的質量、服務和品位,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體驗感、獲得感和幸福感。要推動各類文化市場主體發展壯大,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推動多種所有制文化企業共同發展;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引導文化企業推進內容創新,推出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較高市場占有率的產品,打造知名文化品牌。要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深化文化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生產經營機制,加強文化產品和要素市場建設,開發文化創意產品;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文化市場新型監管機制,深化文化市場綜合執法,保證文化市場健康有序發展。要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和文化消費模式,促進文化與科技、旅游等跨界融合發展,更好將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和市場優勢,不斷提高文化消費的便捷性、豐富性和體驗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以后,旅游日益成為人民高品質精神文化需求的一個重要方面,要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發展,用文化提升旅游的內涵和品位,使人們在領略自然之美、文化之美中感悟生活之美、心靈之美。
實現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必須著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主要途徑,對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意義重大。要大力發展公共文化事業,推動公共文化設施全覆蓋,推進公共文化數字化建設,培育和促進文化消費,增強公共文化服務發展動力;加強重大公益性文化工程建設,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豐富群眾性文化活動。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堅持以政府為主導,以公益性文化單位為骨干、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努力建設公共文化產品生產供給、設施網絡、資金人才技術保障、組織支撐和運行評估為基本框架的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要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一體化,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優化城鄉文化資源配置,將鄉村文化建設融入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融入鄉村治理體系,活躍鄉村文化生活、提升鄉村文化建設品質。
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還要加強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激發全社會奮斗意志、必勝信心,使之轉化為干事創業、促進共同富裕的實際行動。用光輝歷史啟迪人民,認真總結黨百年奮斗的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引導廣大人民群眾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用宏偉的目標激勵人民,深入宣傳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的偉大意義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充分展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展示全民富裕、全面富裕的美好未來,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奮精神;用火熱的實踐鼓舞人民,宣傳報道人民群眾的偉大奮斗和火熱生活,講好中國人民奮斗圓夢的故事,匯聚同心共筑中國夢的磅礴力量。同時,針對社會上對共同富裕話題的關注和討論,要做好輿論引導。既要講透共同富?!笆鞘裁础?,又要及時澄清各種模糊認識,化解社會疑慮、穩定社會預期,為促進共同富裕提供良好輿論環境。
(作者:董茜、袁校斌,分別系安徽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合肥工業大學研究基地研究員、安徽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